楚雄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坚持打造营商环境“好口碑”,凝聚投资楚雄“强磁场”,近悦远来吸引更多企业落地楚雄发展。
坚持高效便捷政务服务,让群众和企业享受“楚雄服务”。州级领导带头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科室长送政策进企业、走流程等工作有序开展,制定促进经济稳进提质32条、促进民间投资25条等政策措施,实施2024年“10+N”惠企实事,组建重大产业、重点项目、重要工作专班30余个,建立项目帮办代办联动服务机制,在楚雄晶科、宇泽光伏园区和禄丰产业园区等设立园区工作站,企业达规奖励审批时限从45个工作日压缩至22个工作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实现免申即享,政府服务从“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大力推进“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举措,建设州级“24小时不打烊”服务专区,19个省市“跨省通办”平台同步接入,56种电子证照实现“扫码亮证”,89类268.07万条电子证照数据实现跨层级、跨部门互通互认,推动“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拓展。
坚持有求必应贴心服务,让企业家感受到“楚雄效率”。认真践行“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帮办、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督促”工作方法,隆基一期280天、宇泽一期180天、元谋远达240天,持续刷新贴心服务的“楚雄效率”。发挥“办不成窗口”“12345”热线、政务服务“好差评”和营商环境投诉平台等诉求解决渠道作用,在全省率先建立州县市“局长坐诊接诉”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全州经营主体和群众办事好评率连续3年保持在99.9%以上,“州县市局长坐诊接诉”和省营商环境投诉平台问题办结率保持在90%以上,“有求必应”落细落实。加大清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力度,2023年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存量投诉件全部办结,2024年办结率达92.4%。连续2年开展民主党派对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专项民主监督,全流程对11135户经营主体开展直通服务和全年跟踪服务,820户民营企业对29家涉企政府职能部门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评议评价,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双向奔赴”。
坚持一视同仁暖心服务,支持企业近悦远来安心发展。围绕要素市场公平流动、要素保障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6件涉嫌对民间投资主体设置歧视性条款或设定准入障碍问题完成整改,楚雄市、高新区充电转隐性壁垒破除工作被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规模占全省的61.81%,农业水价改革工作成为全国典型,“幸福里”模式被国务院评为云南省三大改革之一。量身定做“创指贷”“民族繁荣贷”“彝绣贷”“节水贷”等多款信贷产品,设立9支产业资金12.6亿元、撬动社会投资28.6亿元,新增重点产业贷款131.5亿元,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创历史新低。宇泽三期、龙佰20万吨钛白粉等重点项目投产,府院联动帮助龙发制药纾困复产,“产业+金融”模式助力宇泽三期获批20亿银团贷,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招商项目落地率均居全省第1,企业轻装上阵,投资楚雄、安心发展的信心更足。
坚持刚柔并济包容服务,让投资楚雄成为最优选择。全面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有效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全州法院执行涉企案件5510件,公安机关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侵犯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案件同比下降44.29%。制定出台《楚雄州第二批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措施》,全面落实“企业安静期”制度和“一业一查”试点,编制实施减免责事项5788项、综合查一次事项200项,积极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引导和帮助533户经营主体化解失信惩戒风险,引导296户企业办理歇业备案,化解失信惩戒风险,以司法“最优解”交出营商环境“满意卷”。建立投资楚雄企业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就学绿色通道,对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提供人才公寓,引导商协会和会员企业将清廉建设融入商协会和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推动清廉文化向商协会和会员企业全覆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取得新成效。“有事就服务、无事不打扰”的营商口碑得到广大企业家一致认可,成为企业家落户楚雄发展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