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5323000151679033-/2021-0402006
- 公开范围:公开
- 发布日期:2021-04-02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楚雄州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今年以来,州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州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稳增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抓紧抓实一季度“开门红”各项工作。据统计,一季度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07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居全省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45亿元,同比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143.55亿元,同比增长24.2%;第三产业增加值149.06亿元,同比增长13.7%。全州经济运行呈现出“稳定恢复、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大部分指标增速排名位居全省前列,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全州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粮食产量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州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2.62亿元,增长24.5%,其中:种植业产值55.54亿元,林业产值3.71亿元,畜牧业产值49.89亿元,渔业产值0.70亿元,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7亿元,增长9.4%。
(二)工业生产稳步复苏,企业效益改善明显。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4%,增速比全省(18.5%)高3.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3%,差全省(17.3%)16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3%,高于全省(18.0%)1.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41.7%,高于全省(21.2%)20.5个百分点。其中: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8.4%,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长24.1%。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建筑安装投资支撑作用明显。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0.3%,增速比全省(23.7%)高36.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从建筑业来看,销售商品房面积72.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4%,注册地总专包企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完成86.28亿,同比增长31.8%,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71.8%,占全部投资的92%,有力地拉动了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四)市场潜能逐步释放,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加快。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86亿元,同比增长28.5%,增速比全省(24.6%)高3.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其中: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38%、33.6%、40%。全州旅游市场实现快速恢复势头,居民消费方式进一步升级,一季度,共接待海内外旅客1324.2万人次,同比增长147.06%,实现旅游总收入132.15亿元,同比增长164.03%。全州1694家文化企业、娱乐业,其中规模以上42家,实现营业总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40%。
(五)外贸拉动效益显著,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州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9.17亿元,同比增长461.6%,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中:出口39.11亿元,同比增长478.7%;进口572万元,同比下降73.6%。实现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增长19.5%,完成全年目标进度31.4%,超时序进度6.4个百分点。其中,省外到位资金增长33.3%,全省排位第4位,完成全年目标进度32.3%,超时序进度7.3个百分点;产业到位资金占比62.8%,高于全年目标(60%)2.8个百分点。
(六)市场主体培育稳步推进,实体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一季度,全州新登记市场主体6817户,超额完成了一季度新登记6400户的目标任务,同比增长22.9%,平均每天新登记75.7户,同比增长14户。全州市场主体总数达19.7万户,同比增长11.7%,其中:企业41914户,同比增长11%;个体工商户150368户,同比增长12.1%;农民专业合作社4727户,同比增长7.5%。
(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一季度,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5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38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1.21%、42.31%、35.06%;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52万元,扶持61名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带动就业2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7%,低于4.2%的控制指标。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99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居全省第7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74元,同比增长19.9%,增速居全省第11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7.3个百分点。
(八)财政收支平稳增长,重点领域保障平稳。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全省(11.1%)低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5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全省(5.7%)高1.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完成民生支出99.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3.2%。争取到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资金97.36亿元,增长1%。一季度“三保”支出38.5亿元,其中:保工资24.1亿元,保运转2.3亿元,保基本民生12.1亿元;一季度偿还政府债务本息4.36亿元,其中:通过财政资金偿还2.94亿元,通过再融资债券偿还1.42亿元。
(九)金融市场运行稳定,存贷款余额继续增加。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92.48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全省(4.7%)高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064.28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比全省(11.1%)低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3位。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5.05亿元,比年初增长2.4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5.2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1.90亿元。
综合起来看,全州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上呈现“两高、三快、四稳”的运行特点。一是“两高”,即: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高速增长。通过加大“四个一百”“双十”等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强化精准指挥调度,狠抓项目入库纳统,一季度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比上年同期(-26.5%)提高86.8个百分点;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比上年同期(-54.9%)提高516.5个百分点。二是“三快”,即:工业经济、市场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5.2%)提高17.2个百分点;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年同期(-13.3%)提高41.8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上年同期(-3.2%)提高15.8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上年同期(1.8%)提高18.1个百分点。三是“四稳”,即:财政收支、金融存贷、社会就业、物价平稳运行。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5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CPI)上涨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