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楚雄州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13号建议的答复
楚发改函〔2025〕32号


朱学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统筹全州生产力布局将重大项目落在高新区的建议(第0013号)》交我们办理,我们会同州财政局等部门进行认真研究,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办理州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和州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的通知》要求,州发展改革委对《关于统筹全州生产力布局将重大项目落在高新区的建议(第0013号)》提出的建议事项,按照部门职能职责,及时发函,将建议事项分解到州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协助落实办理,州级部门对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逐条逐项进行落实办理,州发展改革委综合州级部门落实办理情况,形成了办理情况回复意见。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一是关于加强规划引导,结合全州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战略,将重大产业项目优先考虑布局在高新区的建议。二是关于加大政策支持与保障,州政府设立重大项目专项扶持资金,对落户高新区的重大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资金可以用于项目的研发投入、设备购置、厂房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我们经研究核实认为:您提出的建议符合楚雄州未来发展的需要,对实施“强州府”行动,落实“强州府”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楚雄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加强规划引导,结合全州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战略,将重大产业项目优先考虑布局在高新区。”的建议

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一是全力推进产业“强州府”。将楚雄市及楚雄高新区主导产业、重点产业纳入全州“十四五”现代化产业发展规划中进行明确,并明确楚雄高新区为全州产业布局“双核引领”的一核:打造以楚雄国家高新区为支撑的核心引擎,明确提出支持楚雄市及楚雄高新区重点打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绿色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新兴服务业、数字经济产业、烟草产业等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园区城市服务功能,打造产业发展功能区,提高产业集聚度,把楚雄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目前,州发展改革委已完成“十五五”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前期课题研究,正在起草《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强州的实施意见》,也将楚雄市及楚雄高新区作为发展核心进行规划布局。二是统筹产业项目布局。在全州各类产业项目招引洽谈过程中,州发展改革委基于产业规划布局、产业承载能力、企业发展诉求等因素,对绿色制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数字经济、能源等重点产业项目,优先推荐落地楚雄市或楚雄高新区,比如:在全省燃气发电项目的竞选中,优先推荐项目落地楚雄高新区云甸化工园区并做了大量工作;在数字经济中,优先推荐数字算力中心项目落地楚雄市,助推楚雄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加大政策支持与保障”的建议

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州委、州政府支持楚雄市加快推进“强州府”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制定印发了《楚雄州推进“强州府”建设总体方案》、10个行动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形成了“1个总体方案+10个行动方案+1个清单”的措施体系,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楚雄市大力支持,推动楚雄高新区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强化资金要素保障。积极统筹财政资金,强化土地等要素保障力度,州财政在项目前期经费、科技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经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如:在《楚雄州推进“强州府”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了“州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200万元支持楚雄市科技发展,助力建设高水平科创基金”;“州级每年安排楚雄市项目前期经费2000万元、城市建设管理经费5000万元至1亿元,州市共同筹集10亿元建设资金,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提质”。楚雄州财源结构单一,受经济下行和减税降费等政策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困难,可用财力有限,加之民生支出增长迅猛,“三保”和债务风险防控任务艰巨,楚雄州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硬平衡”状态,州财政无财力单独设立重大项目专项扶持资金。

感谢您对州发展改革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20日

(联系人及电话:李文勋,0878-336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