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5323000151679033-/2025-0623004
- 公开范围:公开
- 发布日期:2025-06-23
- 发文字号:楚发改函〔2025〕33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楚雄州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30号建议的答复
田红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楚雄高新区打造“强州府”产业核心引擎的建议的建议》(第0030号)交我们办理,我们会同州科技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教育体育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财政局等部门进行认真研究,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办理州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和州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的通知》要求,州发展改革委对《关于支持楚雄高新区打造“强州府”产业核心引擎的建议(第0030号)》提出的建议事项,按照部门职能职责,及时发函,分别分解到州科技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教育体育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落实办理,州级部门对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逐条逐项进行落实办理,州发展改革委综合州级部门落实办理情况,形成了办理情况回复意见。
二、关于建议中反映的问题
一是关于支持楚雄高新区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的建议。二是关于支持楚雄高新区打造具有辐射带动力的产业主阵地的建议。三是关于支持楚雄高新区打造具有内驱力的企业服务新样板的建议,我们经研究核实认为:您提出的建议对实施“强州府”行动,落实“强州府”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楚雄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支持楚雄高新区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的建议
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一是完善科技创新激励导向机制。研究制定《楚雄州科技创新政策项目资金争引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激励导向机制推进楚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楚雄州规模以上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分类施策工作方案》已通过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议审定。二是壮大创新引领平台。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持续在做多做强楚雄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上发力。云南省配方颗粒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云南华派医药化学药研发中心建成投入运营,中国农大云南现代种业研究院、楚雄云果产业研究院、楚雄震旦火麻研究院、植物蛋白及植物油脂产业创新研究院、云南特可科技有限公司列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初创型)培育对象名单。工程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评价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达24个,省级众创空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省级以上孵化平台达6个。三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计划,持续优化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目前,楚雄高新区共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户、高新技术企业56户、专精特新企业20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9户、独角兽企业1户。四是加大创新投入。2022年,省科技厅、楚雄州政府、楚雄高新区管委会三方出资设立楚雄高新区科技联合专项资金。联合专项资金连续设立5年(2021年至2025年),每年经费额度2000万元,5年共1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楚雄高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持楚雄高新区率先在全省开展“以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指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评价体系建设试点”,48户科创企业纳入评估体系名单,累计发放“创指贷”贷款2.45亿元。五是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由州教育体育局牵头、楚雄高新区为平台,聚合政、校、行、企248家单位率先全省组建成立产教联合体,形成完整的理事会组织体系和完善的秘书处工作机制。同时,为推动联合体实体化运行,楚雄州组建了产教联合体工作专班,高质量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其中,在科教融汇方面,统筹区域内3所高校和其它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硕博进企科技助企”、科技成果“挂牌揭榜”等系列活动,促进家企业与相关职业学校达成了合作意向共计37项,楚雄师院、楚雄医专精心筛选了第一批36项科研成果进行挂牌,其中9项科技成果已完成转化签约。五是加快推进创新人才向高新区汇聚。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州战略,不断健全完善“1+3+N”人才工作体系,在政策实施、载体建设、人才服务等方面同步发力,加快推动各项人才政策落地见效,促进人才向高新区汇聚,每年“兴楚英才”中单列不低于10%高新区专项指标,支持高新区人才培育,支持楚雄高新区探索建设“人才特区”,为园区培养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支持高新区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全州共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14家,其中楚雄高新区辖区内有5家,可开展58个职业(工种)技能等级认定。楚雄高新区可依据国家和云南省关于职称评审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区域内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结构及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向具有相应管理权限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组建相应系列、层级的职称评审委员会。经有权限的部门核准通过后,楚雄高新区组建的职称评审委员会,可在限定区域内,按照核准的职称系列和层级,开展规范有序的职称评审工作。
(二)关于“支持楚雄高新区打造具有辐射带动力的产业主阵地”的建议
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一是全力推进产业“强州府”。将楚雄市及楚雄高新区主导产业、重点产业纳入全州“十四五”现代化产业发展规划中进行明确,并明确楚雄高新区为全州产业布局“双核引领”的一核:打造以楚雄国家高新区为支撑的核心引擎,明确提出支持楚雄市及楚雄高新区重点打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绿色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新兴服务业、数字经济产业、烟草产业等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园区城市服务功能,打造产业发展功能区,提高产业集聚度,把楚雄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目前,州发展改革委已完成“十五五”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前期课题研究,正在起草《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强州的实施意见》,也将楚雄市及楚雄高新区作为发展核心进行规划布局。二是统筹产业项目布局。在全州各类产业项目招引洽谈过程中,州发展改革委基于产业规划布局、产业承载能力、企业发展诉求等因素,对绿色制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数字经济、能源等重点产业项目,优先推荐落地楚雄市或楚雄高新区,比如:在全省燃气发电项目的竞选中,优先推荐项目落地楚雄高新区云甸化工园区并做了大量工作;在数字经济中,优先推荐数字算力中心项目落地楚雄市,助推楚雄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支持楚雄高新区打造具有内驱力的企业服务新样板”的建议
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一是加强楚雄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信息化平台建设。健全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和发布体系,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加快构建“源头供给+转化服务+产业培育”工作链条。支持楚雄高新区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云南楚雄工作站、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站,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2024年,楚雄高新区技术合同成交16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8亿元,技术交易额2.6亿元。举办科技入楚系列对接活动,云南药科院化学药高端制剂产研基地建设、衡楚药业850吨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建设、上海轩霖医药植物抗肿瘤原料药提取加工等一批科技成果落地高新区。二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2022年—2024年,州人民政府制定印发的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中均明确了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政策。2024年,楚雄州财政局安排下达2022年度服务业首次纳统企业补助350万元,对31户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奖补。下一步,将持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依规予以支持,进一步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经营主体。三是加强高新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干部队伍企业服务管理能力。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印发了《楚雄州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实施办法(试行)》,解决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不畅通、紧缺人才招聘不合理、招聘次数多、规模小等问题,优化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方式,发布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支持事业单位自主通过“校园招聘”“现场招聘”等方式引进人才,畅通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通道,2021年以来,全州通过急需紧缺人才招聘引进紧缺人才1316人。鼓励事业单位择优聘用业绩贡献特别突出的高端人才及副高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推行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最高可以晋升到五级职员,打破乡镇管理岗位晋升天花板,形成岗位等级晋升制度之外新的晋升通道,拓展了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空间。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支持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选派科研人员到企业工作或者参与项目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感谢您对州发展改革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20日
(联系人及电话:李文勋,0878-336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