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5323000151679033-/2023-0815020
- 公开范围:公开
- 发布日期:2023-08-15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楚雄银保监分局 楚雄州乡村振兴局楚雄州农业农村局关于推动楚雄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
楚雄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辖内各银行保险机构:
经云南银保监局综合评估辖内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金融服务基础水平、农业农村发展特色、政府部门支持力度等情况,楚雄市已确定为第一批开展云南省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地区。为有序推动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确保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质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定性目标
围绕楚雄市委市政府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补齐农业农村基础短板,加强乡村产业建设,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推动金融机构加快丰富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完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加大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实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资源投入不断加大,全市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农村融资环境持续改善,努力探索形成一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典型案例和成熟做法,全力打造与示范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综合化发展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形成“楚雄模式”走在全省前列。实现全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宜居与农村金融健康发展,辖区乡村振兴与城乡协调发展综合目标。
(二)定量目标
1.示范区金融资源投入不断加大
一是加大县域贷款投放。坚持优先原则,市辖各银行机构年度新增贷款与年度新增可贷资金比例要大于70%(市区没有分支机构的银行新增贷款占本机构全州新增贷款40%以上),贷款增速、市辖存贷比逐年提升。二是加大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金融资源加大向乡村振兴倾斜,全市涉农贷款实现同口径持续增长、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稳步增长,信用贷款、首贷户占比适度提升,示范区农村基础设施贷款、特色产业贷款、消费贷款稳步提升。涉农、普惠小微贷款不良率持续低于全州平均水平。鼓励各银行机构积极探索创新,向上争取针对楚雄市的专属融资产品。三是加大示范区保险保障力度。继续开展“防贫保”保险,保证楚雄市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应保尽保。农业保险险种持续增加,保险覆盖面有效提升,农业保险风险保障额度逐年增长。鼓励支持保险机构积极探索创新,向上争取针对楚雄市的专属保险产品。
2.不断降低示范区融资成本
鼓励银行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放款,加大内部转移定价优惠,普惠型涉农贷款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有所下降。鼓励担保公司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对示范区范围内担保的贷款适当降低担保费。鼓励保险公司降低保险费率。
3.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加快推动“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评定进度,稳步推进新型农业主体信用建档评级,至2024年底完成全部信用村镇评定和农户建档评级全覆盖,落实授信额度、利率优惠、信用贷款比重等优惠政策,有效联动农村地区信息、信用、信贷,不断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建立信贷信用激励与约束办法,防范化解农村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重点工作
1.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兴旺。围绕楚雄市巩固国家产粮大县发展思路,创新推出土地整治贷、“金种子贷”,大力支持现代育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全力做好重点特色产业金融保障,支持楚雄市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一产一特”,聚焦全市发展山地牧业、肉牛肉羊、人工食用菌、魔芋、蔬菜、优质林果、生物制药、乡村民族特色旅游等高原特色重点优势农业产业和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特色战略产业的发展规划,加大紫溪贷、肉牛贷、生猪贷、炊烟贷、果蔬贷、花农贷、烟农贷、创指贷、彝绣贷、文旅贷等线上线下专属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产品与服务匹配度,全力做好信贷、保障、流通等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保障。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推广“银税互动”、“留抵退税贷”、“信易贷”模式,建立运行金融服务顾问团制度,创新建设以政务大数据+企业特色数据为基础的楚雄州银企融资对接平台(简称“楚金云”平台),持续开展“四万三进”等融资对接活动,提升示范区金融服务对接效率。扩大农村信贷抵质押品范围,稳妥推进厂房、大型农机具、圈舍和活体畜禽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农业保单融资等多种抵质押融资,探索开展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涉农主体信用保证保险贷款等,提升涉农主体融资可得性。加强政策性担保贷款创新,推广“政银保”“见贷即保”合作业务,推进政策性担保融资增量扩面,有效缓释涉农领域的贷款风险。推动农业保险业务提标、扩面、增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争取各级财政支持,扩大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范围,围绕“绿色食品牌”“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因地制宜探索开展收入价格保险、天气指数保险、保险+期货等新险种,积极参与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的扩大试点,推动乡村旅游保险、肉牛养殖产业保险、大棚食用菌蔬菜种植保险、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险等产品落地,提升农村保险金融服务保障。
2.金融助力生态乡村建设。加强银行保险机构与乡村基层党组织党建共建,开展“党建+”金融服务,让金融帮扶“责任田”打造成为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田”。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综合运用信贷、债券、PPP等融资工具,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创新推出新农村贷款,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等,加大对乡村水路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厕所革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支持,全力支持示范区补短板。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乡镇金融服务网点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沉金融服务重心,优化网点渠道建设,通过增设金融电子机具、自助服务终端、惠农服务点等方式,推动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延伸。积极打造党建、金融、电商物流、公益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多功能、综合性”的金融便民驿站,提升乡村振兴综合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保险公司协保员、代查勘员作用,确保乡镇保险金融服务全覆盖。持续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乡村治理融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规民约、精神文明纳入信用评定体系,推动、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习俗。
3.金融助力生活富裕。积极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保持市辖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持续增量扩面、风险可控,运用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产业带动贷款支持带动农民经营增收。应用“裕农通+”平台,加快普惠金融服务站点建设,加大快捷受理、增值服务、费用减免、优惠利率等专属服务与优惠力度,打造便捷村口综合金融服务窗口,提升农民金融便利,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做优“裕农学堂”,利用掌银兴农商城、e滇农信等平台,通过消费帮扶支持特色农副产品出楚出滇,助力农民增收。提升保险服务保障能力,积极开展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和防止返贫保险,在承办的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中配合地方政府对示范区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致贫返贫人口给予更大的政策倾斜;切实保障涉农主体合法权益,按照“愿保尽保”“应赔尽赔”“快赔早赔”的原则,主动、迅速、合理开展承包理赔服务,不断提升农业农村保险承保理赔服务质效。做好新业态新主体金融服务,积极探索专门服务新市民创业安居、返乡入乡人员创业兴业、电商主体的特色产品,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服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4.“科技+金融”赋能数字乡村发展。抓住楚雄市被列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市契机,建立与数字乡村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聚焦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等金融需求,加大改善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网络信贷发展环境,推进智能开户、智能发卡,积极参与楚雄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建设,助力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发挥科技金融优势,从农户生产、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加快智慧场景建设,将便利化、普惠化的金融服务延伸至示范区各乡镇、行政村。借助乡村智慧政务、阳光村务、三资管理、产权交易、农资购销、金融支持等服务的一站式“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在“一部手机办事通”拓展搭建“金融服务+政务”平台、加大“一部手机云企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保险AI视频技术猪\牛脸识别和卫星测绘技术等运用,提升乡村金融服务便捷性。
5.切实防控金融风险。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强化风险意识,确保创新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依法合规、有序开展,坚决避免假借创新示范区建设名义放开金融风险控制阀门,坚决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积极探索实践监管新方法新手段,实现创新发展和规范治理一体推进。
二、示范区建设任务推进安排
第一阶段推进期(2022年9月-12月):各部门结合职责制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各金融资源加快向示范区积聚,示范区县域信贷和涉农、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信贷投入、风险及贷款利率管控达到年度工作目标,农业保险保障额度逐年上升,农户信用建档评级覆盖率提升1个百分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覆盖面年底前达100%。
第二阶段持续推进期(2023年1月-12月):金融资源继续加大投入积聚,示范区县域信贷和涉农、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信贷投入达到年度工作目标。保险服务不断提质增效扩面,农业保险风险保障额度在2022年基础上持续上升,农户信用建档评级覆盖面在2022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覆盖动态实现基本全覆盖。
第三阶段发展巩固期(2024年1月-12月):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各金融资源继续投入积聚,示范区县域信贷和涉农、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信贷投入达到年度工作目标。保险服务不断提质增效扩面,农业保险风险保障额度在2023年基础上持续上升。
三、创新示范区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
楚雄银保监分局:成立银行保险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细化工作方案,完善差异化监管政策,做好示范区建设监管政策窗口指导,对银行保险机构服务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考核,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资源倾斜投入,全力打造与示范区乡村振兴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搭建重点项目企业融资需求对接平台,审核推送重点项目企业清单,组织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对接名单企业。
州乡村振兴局:统筹指导做好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规划,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有序推进各类帮扶政策措施优化调整,持续指导示范区推进乡村振兴。
州农业农村局:加大对示范区农业农村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持续完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配套政策制定。强化涉农信息共享支持,为银行保险机构加大示范区金融支持力度提供便利。
驻楚雄市各银行保险机构:按照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要求,制定细化工作方案,立足示范区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痛点难点和各机构自身业务发展、优势特色等实际情况,推进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和路径探索,强化创新示范领域的优先投入,积极向上级争取示范区专项优惠政策,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按照监管部门推送的重点项目企业清单和工作要求,积极对接名单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逐户提供精细化服务。
楚雄银保监分局 楚雄州乡村振兴局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22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