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5323000151679033-/2021-0706006
- 公开目录:经济运行
- 发布日期:2021-07-06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半年全州经济稳定恢复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上半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5.3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5.2%,两年平均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52亿元,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308.52亿元,增长18.4%,两年平均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324.27亿元,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7.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30%,两年平均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3%(其中: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6.6%,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长14.7%),两年平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58亿元,增长21.9%,两年平均增长4.7%;外贸进出口总额49.77亿元,增长367.6%,两年平均增长10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57亿元,增长9.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2.49亿元,增长0.7%。从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名情况看,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其余指标大部分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经济运行总体上和全国全省一样呈现出稳中加固、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保持在合理区间,两年增速持续回升,表明我州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一)精心组织,高质量筹备召开了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议。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议筹备工作,成立了由州委书记任组长,州长任第一副组长的省委省政府楚雄州现场办公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高位推动,高质量完成了各项筹备工作。6月16—17日,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议顺利召开,会议在全面分析楚雄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确定了“楚雄州要努力建设成为滇中崛起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明确了“楚雄州‘十四五’期间,GDP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到2025年GDP总量达2500亿元;到2030年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提前5年实现全省规划目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目标,对楚雄州打好绿色能源牌、打造生物医药聚集区、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新亮点、打造一批高端农产品基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乡村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省级重点支持楚雄的重大事项和重大工程项目。会议为推动楚雄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重大意义。
(二)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今年以来,州委、州政府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把疫情防控作为第一任务。州委书记杨斌、州长张文旺等州领导既挂帅又出征,亲赴一线,靠前指挥,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健全完善疫情防控指挥调度等工作机制,大力推动立体防控体系建设,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抓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防控,强化疫情监测,深入落实“六个立即”和“一个及时”要求,全面加强对高中风险地区入楚人员的排查管控,扎实做好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物资储备、应急处置等工作。截至8月8日,全面完成全州2.93万个网格、88.98万户266万余人网格化排查,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04.31万剂次(完成第一剂次接种172.62万人,已完成两剂次接种131.69万人)。积极开展对外援助工作,选派2批618名医疗卫生应急队员紧急驰援瑞丽市、陇川县,派出2批次1500名民兵参加临沧市耿马县、镇康县边境疫情防控工作,选派17名干部组成楚雄州对口支援“强边固防突击队”,奔赴普洱市孟连县强边固防一线,为全国、全省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贡献。通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适时调度、假日安排等工作,及时有力处置突发事件,着力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疫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防控能力不断提高,全州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
(三)抓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州委、州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先后召开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楚雄州专题推进会等,高位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及反馈问题整改,及时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坚持边督边改、立行立改,把问题查处整改作为检验“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以严实作风狠抓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指出问题整改,已办结或阶段办结督察组交办问题94件、办结率达78.3%。上半年,全州38个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2.1%,优良率为86.8%,25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楚雄市、禄丰市、南华县、牟定县、元谋县等5个县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4%,其余5个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82.9%,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8.73%,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43.29%。持续推进森林楚雄建设和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10.72万亩,完成义务植树616.41万株,完成美丽公路绿色廊道工程建设10199亩。积极配合做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筹备工作。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建成果持续巩固。
(四)持续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新动能培育取得显著成效。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上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户,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6.1%。打造“绿色能源牌”迈出新步伐。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总装机203万千瓦的7个光伏基地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禄丰油库改扩建项目于3月开工建设,牟定县石油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亿元;长坡煤矿90万吨/年建设项目和石鼓煤矿30万吨/年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9.6%。绿色能源优势加快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隆基、宇泽、晶科、新立、云钛等重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2.3%,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增长36.5%。传统支柱产业支撑明显,卷烟生产、烟叶复烤等增长潜力持续释放,烟草产业增加值增长14.8%。“绿色食品牌”成效显现。夏粮大获丰收,总产量达27.2万吨、增长2.64%。特色经作提质发展,蔬菜、水果、茶叶、花卉、中药材等产业产值分别增长8.44%、4.35 %、7.58 %、89.48%、53.87 %。肉牛出栏15.19万头、增长2.38 %;生猪出栏174.39万头、增长8.94%。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2.1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0.9%,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亮点涌现。双柏、禄丰两座县(市)城继去年大姚县城之后,被考评命名为全省“美丽县城”,到位奖补资金2亿元;元谋人世界公园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维也纳酒店建成运营,海悦文华、紫溪山乡伴原舍等高端酒店建设加快推进,黑井古镇、光禄古镇、石羊古镇景区品质进一步提升,黑井古镇被命名为云南省特色小镇,获得1.5亿元奖补资金,打造了禄丰彩云、九渡等乡村旅游带和永仁外普拉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7.2%。生物医药和健康养生产业加快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47.6万亩,建成医药生产企业44家,有批准文号药品477个、彝药品种29个、全国独家品种39个、省内独家产品69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8个,有医疗机构院内制剂84种,其中彝药院内制剂24个。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加快发展,云南神威施普瑞药业有限公司省级中药配方颗粒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运行,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7.3%。
(五)积极扩大内需,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抢抓国家扩大内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和省发展战略,用好用足国家和省政策措施,落实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两项货币政策直达工具,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9.7%。进一步加大“构二破三”工作力度,抓项目增投资成效明显。上半年,共争取到上级补助一般公共预算资金127.3亿元,争取到专项债券资金27.9亿元。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速,集中开工项目3批974个,永仁直苴、南华小箐河、大姚桂花、姚安胡家山4座中型水库和玉楚、昆楚大高速楚雄段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楚雄至大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大姚红豆树、禄丰西河、元谋坛罐窑、武定仁和4件水库已完工并下闸蓄水。进一步加大“调二提三”工作力度,全州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0.3%、41.5%和45.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高速增长,增速高于全省全国15.6和17.4个百分点,3至6月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全省第1位。市场消费持续恢复。及时兑现省级住宿业餐饮业发展专项资金1840万元、州级财政配套的商贸流通领域新达限企业奖励资金520万元和2020年度商贸流通企业销售奖励资金150万元,企业发展信心不断提振。稳步提升传统消费,禄丰市、大姚县成功打造3条省级商业步行街,创建15个夜间经济示范点,积极组织商贸企业参加中国消费品博览会、西安特色商品展销会等国内展会,开拓企业新销售渠道,批零住餐业分别增长14%、32%、27.6%、35.2%。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直播带货,县市领导代言等网络销售方式,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上半年全州实现网络交易额19.94亿元、增长6.39%,网络零售额0.4亿元、增长59.6%。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6.5%。全力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新亮点,加快推进“四大走廊”规划建设,旅游消费持续恢复,接待游客数、旅游收入实现53.18 %、164%的高增长。
(六)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活力持续激发。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体制、社会文化事业、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全覆盖,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全面推行,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等措施全面实施,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完成。上半年,全州新登记市场主体17637户、增长9.6 %。“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不断深入,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6%,全程网办率达43.79%,居全省前列。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累计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25亿元以上,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扩大开放取得新进展。深入贯彻落实《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外经贸发展的实施意见》,兑付2021年外经贸发展奖励资金500万元,全力支持外贸企业保市场、保订单。上半年,全州新备案对外贸易经营企业19户,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国34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09.2个百分点。坚持“一把手”招商、“链长制”招商、“云招商”,举办网络招商推介会3场,共邀请广东、浙江等商协会1000多家企业,近100万人点击关注,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长19.4%,其中产业到位资金占67%。大唐集团、唐人神集团、江西正邦等一批大企业与我州的合作项目相继落地,其中,协议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开工24项,协议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11项。
(七)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三大攻坚战”成果全面巩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今年以来,全州上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实施“一平台三机制”专项行动,保持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制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搬迁脱贫群众“返贫风险动态监测机制”,积极推动“四个转变”,加大对搬迁结余资金的县级统筹、涉农资金整合和对后续产业发展及就业创业帮扶工作力度,组织开展招聘会、推荐会76场次,职业技能培训2.15万人次,实现就业2.17万人,建成扶贫车间40个,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启动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扎实开展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等专项整治,银行机构不良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实现“双降”。压减各级政府非刚性支出,降低地方政府负债率,严格落实财政资金直达县市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政策,“三保”支出77.2亿元,切实兜牢了“三保”底线。
(八)加强民生保障,民生福祉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持续加强,民生支出达127.6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及时有效应对双柏地震等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最大限度保障。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认真落实就业优先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稳岗促增收行动”等,上半年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3万人,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4.69万人。教育体育事业取得新成效,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5%以上。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727场次,举办公益性展览196场,接待群众108万余人次。文化艺术创作不断创新发展,完成小戏《赵祚传》《李文芝》《红军树》等节目创作、提升。健康楚雄建设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巩固完善,县域内就诊率达92.83%,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79元,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中彝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楚雄州中医医院(云南省彝医医院)特色康复大楼等一批中彝医建设项目加快推进,4家综合医院创建为全国中医药服务示范单位。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截至6月末,全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84.44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参保154.6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0.7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4.07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3%、99.54%和99.0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3%和14.4%。市场供需平稳,居民消费总水平上涨0.7%。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成果持续巩固和提升,推荐上报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5家、云南省第三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县市示范单位17家,楚雄市紫溪镇、栗子园社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成果持续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坚强有力,安全生产、应急保障、新闻出版宣传、粮食安全、民政、社会治安管理、基层治理等工作全面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州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增速符合预期,企业效益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