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楚雄彝族自治州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2月8日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楚雄彝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楚雄彝族自治州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查,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执行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面落实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两个革命”,践行“三法三化”,深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谋划实施系列三年行动,建立完善专班工作机制,大抓发展、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市场主体、大抓营商环境,全州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经济发展实现争先进位。制定实施州稳增长36条、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56条和接续政策措施17条、稳就业保就业18条、促进交通运输服务业恢复发展10条、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13条等系列政策措施,全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认真落实经济运行“五个主题”制度,制定印发稳增长季度工作方案4个,召开调度会议15次,发出预警通报11期,高质量迎接国家和省稳住经济督导服务工作,积极破解难题打通堵点,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态势,跑出了既稳又快的“楚雄速度”。据统计,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3.4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6.7%,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排名从第6位上升至第5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6.76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773.59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663.07亿元,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5%,超计划8.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超计划2.6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76亿元、自然口径下降5.7%(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一次性因素,同口径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55亿元,增长5.5%;外贸进出口总额134.15亿元,增长1.8%;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920元和15428元,分别增长4.2%和7.2%,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1.4%,城镇登记失业率2.84%,均控制在年度目标范围内。

(二)现代化建设基础持续夯实。始终把抓项目稳投资作为贯彻“发展是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狠抓项目前期、要素保障、申报争取和建设进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5%,连续11次获省级重大项目推进工作“骏马奖”,获得奖励资金7000万元。州、县市投入项目前期经费3.9亿元,集中开工重大产业项目4批451个,总投资954.35亿元;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项目163个、资金16.77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41个、发债额度70.2亿元;争取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贷款项目11个、投放贷款金额2.53亿元;中长期贷款项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锁定95个、贷款需求146.93亿元。专班推进要素保障工作,全力打好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百日攻坚大会战,获批建设用地规模和林地面积分别是2021年的16.6倍和1.2倍,入库耕地占补平衡项目104个,产生耕地数量指标9613.1亩、水田规模指标20916.25亩;599个列入2022年省级重大项目已保障用地484个,保障率81.07%;投向3个基础性行业的贷款余额385.39亿元,同比增长5.66%。2021年专项债券支出进度达99.38%,2022年专项债券支出进度达82.06%。昆楚(复线)、楚大(复线)、玉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永大高速公路基本建成,楚雄市东南绕城、姚南、牟元、元大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金沙江“一港五码头”航道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楚雄民用机场预可研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央军委批复,启动进场道路建设和空港经济区规划编制。完成蜻蛉河大型灌区2001—2018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体竣工验收,大姚红豆树、武定保处鲁等10件中、小(一)型水库重点水源工程下闸蓄水。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3.5%和11.7%,占比分别达53.4%和58.5%。

(三)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制定出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意见,重点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2.6%。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楚粳48号”成为全国首个高原粳稻国审品种,元谋县列入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南繁冬夏繁制种大县创建;武定(肉鸡)列入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姚安(花卉)列入特色县创建;蔬菜、花卉、水果产量分别达284万吨、23亿枝、56万吨,肉类总产量39.6万吨,入选云南“绿色云品”品牌82个、区域公用品牌5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业加快发展,晶科一期(M2)车间、隆基三期等项目全面投产,累计建成新能源发电站41个,总装机达266.8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48.2亿千瓦时;云南国钛金属年产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智能制造技改、东方锆业年产3万吨电熔氧化锆等项目建成投产,龙佰钛业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试运行,云南德钢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项目全面启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新材料与绿色能源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5.9%和9.5%。与国药集团签订“滇中药谷”行动计划,铭鼎药业技改搬迁、神威药业西南总部基地、金七制药三七科技园建设等项目顺利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0.2%。服务业实现稳步回升发展,组织376户批零住餐企业参加2022年省级“彩云购物节”“彩云消费券”系列促消费活动,向443户商贸流通市场主体兑现扶持资金6075.6万元,59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申报省级2021年“千企冲刺”销售竞赛奖励资金515万元。楚雄城乡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物流设施加快完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做法在全省推广,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值增长4.1%。禄丰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楚雄彝风湿地文旅康养度假区等项目稳步推进,彝绣产业加快发展,新增5个国家4A级景区,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9.9%,旅游文化产业增长12.1%。数字经济规上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完成361.4亿元,增长104%。嘉定·楚雄产能合作共建高质量发展“飞地经济”产业园区取得重要进展,楚雄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745.41亿元,增长20.5%,4个省级及以上园区总体规划通过州级审查批复,禄丰产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千亿级重点园区之一,云甸化工园区获云南省第二批化工园区确认名单公示。

(四)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放管服”、要素市场化、财政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土地、林地、环评等审批速度走在全省前列。清理盘活资源资产改革等取得实质性进展,组建成立楚雄州检验检测认证院,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元谋模式”在全省推广。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等机制不断完善。搭建“楚金云”平台,畅通银企对接,助企纾困融资7.08亿元,全州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99.41亿元,增长12%;楚雄高新区“创新指数贷”成为全省第一个科技金融创新产品。扩大开放取得新进展,稳步推进加快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行动计划,新增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3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34.15亿元。聚焦绿色硅光伏、绿色钛等产业,对接东部30多家重点园区和头部企业,州县两级累计开展“一把手”招商1591人次,成功引进北京百斯德、远景能源、远信储能、浙江运达等一批“链主”企业,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增长25.2%。创新创业成效显著,4家新型研发机构入选云南省2022年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名单,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创建实现零的突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户,新增国家级、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各97户、74户,5户企业列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业,24户企业列为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新增专利授权1268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3件,楚雄高新区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牟定腐乳”进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2个、星创天地16家,创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1个、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1个,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2个。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加速推进,设立州县乡三级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专窗135个,优化营商环境投诉平台接件301件,销号率为96.7%,登记财产、获得信贷、招投标等指标保持全省前列,优化营商环境考评全省排名有望实现“保四争三”目标。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规模58.05亿元,为企业缓缴社保费4341.81万元,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轻参保单位负担11596.69万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3562.67万元。新登记市场主体5.6万户,其中“四上”企业115户,净增市场主体4.5万户,总数达26.3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09户。

(五)城乡融合发展取得实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消除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下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5192户19680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4%。整合投入各类资金91.5亿元,向688个重点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定点帮扶、沪滇协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稳步推进,受理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申请救助事项20727件,办结率99.5%,稳定消除风险596户1785人,风险消除率达75.8%,“三保障”成果不断巩固,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完成农村公路改建2200公里、生命防护工程2098公里、危桥改造24座,元谋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面启动1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60个精品示范村、200个美丽村庄创建工作,姚安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改建农村卫生户厕4.06万座,乡镇镇区垃圾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88.71%和58.56%。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加快推进,28.66万城乡人口饮水保障水平不断巩固提升。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加快推进,“五城”建设全面启动,“楚南牟广”同城化组团式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开工建设海绵城市6.14平方公里、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15个,新改建污水管网135公里;七大聚人行动深入推进,新增城镇户籍人口5.95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28个百分点。楚雄市位列2021年度全省“县域经济10强县”第1位,元谋县、姚安县、永仁县、双柏县进入“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名单,GDP百亿级县达到8个。元谋县、永仁县被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南华县荣获“云南省文明城市”称号,黑井古镇特色小镇成功创建4A级景区。

(六)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班推进龙川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41个国省控断面优良水体率提高至92.7%,25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污染地块、危险废物安全利用率和处置率均达100%。全面完成3000套柴油货车远程在线监控OBD设备安装任务,楚雄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及楚雄州的16个问题已完成整改8个;执法检查排污企业1771家次,受理投诉举报生态环境问题168件,办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71件。制作完成《楚雄州2022年度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28个交办问题已完成整改24个;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和林长制、河(湖)长制,各级河湖长共巡河72600次,暗访督查918次,发现问题307个,整改完成289个;各级林长巡林328次,森林草原火灾零发生。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项目稳步推进。城乡绿化美化综合考评有望排名全省前列,完成营造林46.17万亩、义务植树1073.78万株,成功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0个、绿美村庄8个,1202个绿美村庄通过州级认定,累计有457个村荣获“省级森林乡村”称号,54件河库纳入省级美丽河湖建设名录,G56昆楚大高速公路成为云南绿美高速公路样板。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林草有害生物常发区监测覆盖率达100%,“中国·楚雄——绿孔雀之乡”“中国·双柏——绿孔雀家园”等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序推进,楚雄市列入全国首批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重点推进城市名单;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牟定县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楚雄工业园区庄甸医药产业片区进入省级无废园区试点名单。

(七)重点民生得到全面改善。认真贯彻落实稳就业、保民生各项政策措施,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9%。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出台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0条措施,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13亿元,新增城镇就业6.5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9.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4%。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新建、改扩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项目9个,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双减”措施有效落实,普通高考600分以上考生达519人、增长9.4%,滇中楚雄科创城建设和职业教育集团组建工作稳步推进。健康楚雄持续推进。“全球影像”医疗服务云平台建设完成,在全省率先实现胸痛救治单元全覆盖,楚雄市、禄丰市和大姚县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质达标通过验收,州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实现了中彝医药服务全覆盖,被国家评为云南省唯一一家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公共体育场馆全部面向社会开放,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314场次。实施各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54个,累计拥有养老床位16112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7.8张,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润楚”行动深入开展。楚雄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顺利通过复核,并得到国家财政部和文化旅游部通报表扬;提升改造县级图书馆、文化馆2个、乡镇文化站10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个,开展线上线下群众性文化活动12693场次,公共文化云州(市)绩效排名全省第一;服饰歌舞《美美与共》登上2022年央视元宵晚会舞台。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88.33万人、医疗保险参保248.3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9.5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6.21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八连增”;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有效满足职工住房合理需求,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3585套(户),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967套,12个烂尾楼全部实现复工。保供稳价工作有序推进。节假日、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段和疫情防控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坚决兜牢兜住民生底线。发放城乡低保、特困救助、临时社会救助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资金5.82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5.86万人(次);纳入残疾人两项补贴5.7万人、发放补助资金4520.21万元;纳入孤儿等困难儿童基本生活保障652人、发放补助资金1043万元。

(八)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抓好风险处置工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实施疫情防控百日巩固提升行动,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24.03万剂次,先后派出18批次608名卫生应急队员驰援德宏、临沧、文山、上海等地,圆满完成9988名境外入滇人员集中隔离安置任务,坚决精准高效做好武定县“8·16”、永仁县“8·22”等疫情处置工作,1019天未发生本土疫情。及时全面落实国家疫情联防联控“20条”“新10条”“乙类乙管”优化调整措施,全力“保健康、防重症”,全州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粮食能源安全有效保障。兑付各项惠农强农资金4.5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9.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370.45万亩,产量129.25万吨,粮食市场供销稳定。有效应对能效管控,全力保障重点工业企业用电需求,全社会用电量84.4亿千瓦时,增长17.9%,其中工业用电53.65亿千瓦时,增长24.1%。财政金融领域风险有效防范。全州偿还到期债务本息81.7亿元,其中:偿还政府债务65.3亿元,化解隐性债务16.4亿元,虚拟货币“挖矿”整治共查处拆除和没收非法“挖矿”设备411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止付金额47.79亿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启动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申报工作,实施“十百千万”工程59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13个,新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示范单位25个。军民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楚雄州和4县市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扎实推进,集中开展突出矛盾纠纷及风险隐患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州信访局荣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深入开展道路交通、矿山、自建房等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扫黑除恶、禁毒防艾、安保维稳、消防救援等工作全面推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4年排名全省第2位。

对标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还有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4项指标未能完成计划目标。主要原因:2022年,疫情多点散发的态势对第三产业的冲击和影响超出了预期,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分别增长3.3%、1.6%和2.1%,远低于增长8.5%的预期值,虽然一产和二产稳中有升,努力对冲三产缺口,但GDP增速依然差目标2.3个百分点。尤其是消费的恢复未达预期,城乡居民消费意愿不强,传统消费恢复缓慢,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全省第2位,但依然差年度目标4.5个百分点。受增值税留抵退税等一次性因素影响,全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减少52988万元,自然口径下降5.7%,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7.4%。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加上我州外贸主体结构不优、业绩支撑单一、政策依赖性强等因素,外贸进出口总额仅增长1.8%,差目标13.2个百分点。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州和全国全省一样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欠发达”的基本州情还没有得到改变,经济总量在滇中地区的占比不足10%,县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县市间人均GDP最大相差3.6万元;支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交通、水利、物流、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短板明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任重道远,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产业化水平不高,创新投入不足,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不高,产业聚集区建设滞后,设施配套不完善;营商环境仍待优化提升,市场主体小、散、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待加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各类风险防范化解压力大,疫情防控的长期性没有改变,财政、金融、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仍需高度重视。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及重点工作建议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必须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奋力推进楚雄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中充分展现走在滇中地区发展前列的责任担当。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粮食产量稳定在127万吨以上;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完成省下达目标。

围绕以上目标,建议重点抓好以下9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稳住经济,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强各类政策的协同保障,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努力提升经济总量在全省、滇中地区的占比。一是一以贯之推进“两个革命”。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落实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坚持和完善重要工作、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专班推进机制,深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以工作效率提升推动工作任务完成。二是继续强化稳增长政策供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家和省稳增长、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各项政策措施,聚焦财政金融、就业、市场主体、民生等重点领域,及时制定出台我州贯彻落实的政策措施,着力破解发展难点、堵点和卡点,着力稳住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三是着力稳就业稳物价。持续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抓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确保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扎实做好重要民生物资和防疫物资的保供稳价工作,发挥好物价上涨与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作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四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调度。制定实施季度稳增长工作方案,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认真落实经济运行“五个主题”、稳增长指挥调度、预警通报等制度措施,强化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研判,及时应对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着力扩大内需,更好发挥投资和消费作用。抓紧制定实施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具体措施,推动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大项目前期和资金争取工作力度。州、县市筹集投入项目前期经费3亿元以上。积极配合省做好昆楚大高铁、中老铁路联络线、楚雄至临沧铁路等前期工作,做好武禄双、双新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争取九龙甸和东河水库扩建、永仁大型灌区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突破,启动绿汁江大型灌区规划、不管河(礼社江)引水工程等前期工作。聚焦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水利基础设施、技改扩建等重点领域,申报争取一批预算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长期贷款等项目,力争争取资金占比达到全省州市的10%以上。二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结构。推动楚雄市东南绕城、姚南、牟元、元大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开工建设楚景高速公路、大攀高速公路、楚雄民用机场,确保永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大力实施“兴水润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滇中引水二期、水源工程、连通工程、蜻蛉河大型灌区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四大工程”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小石门大(二)型水库、元谋县姜驿乡提水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改造,推动5G、物联网、北斗导航应用。推进楚雄城乡物流基地产业园、勤丰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抓好城乡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和提质增效工作。稳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民间投资比重;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引导县市高起点谋划好产业发展重点,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工业投资、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0%和20%,产业投资占比达到55%以上。三是强化机制保障确保投资增长。专班化推进要素保障工作,完善投资项目发改、自然资源、林草、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审会商机制,坚持投资运行调度机制,进一步压实州级行业部门和10县市稳投资工作责任,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四是持续提升传统消费。持续开展汽车、家电促销活动,提振汽车、成品油、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加快推进商业步行街、便利店、菜市场、农村集贸市场等流通设施改造,鼓励县市创建餐饮美食街区,引导夜间经济示范发展,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和消费聚集区,推动批零住餐行业加速回暖。坚持“房住不炒”,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居民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力争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五是积极发展服务消费。积极参与全省“彩云”系列促消费活动,推介组织好“云南人游楚雄、楚雄人游楚雄”等活动,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快激活旅游消费,力争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0%以上。发展“银发”经济,扩大健康养老托育消费。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发展在线健身、线上赛事等新业态,促进群众体育消费。支持家政、养老、托幼、物业等业态融合创新,促进消费服务加快发展。六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开展“健康消费惠民活动”。大力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鼓励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能体育等。顺应网络、信息等技术进步趋势,支持和引导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直播带货等电子商务新模式,推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进农村。优化消费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

(三)大抓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州、网络强州、数字强州。一是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再上新台阶。大力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和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建设,支持生猪、肉牛、肉羊、蔬菜、特色水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引导生猪养殖大户扩大养殖规模,发挥好畜牧业支撑作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姚安县花卉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努力实现“田园综合体”示范创建新突破,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户、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二是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全产业链打造绿色硅光伏、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铜等产业,在做好隆基、宇泽、晶科、龙佰等重点企业服务保障的同时,加快推进德钢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宇泽三期四期、百斯德碳中和储能产业基地年产5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新增新能源装机800万千瓦以上,新建扩建35千伏以上输变电站14座、10千伏农村电网400公里,打造全省新能源发展、“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力争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滇中药谷”,力争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三是推动服务业加快恢复。实施服务业提升行动,出台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科技创新、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研发设计等服务业。加快推进楚雄城乡物流产业园、牟定县大型公路冷链物流园等建设,完善城乡物流体系和配送网络,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跨境物流等业态,深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力争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大力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行动,增加卫生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等服务供给,促进城市生活服务品质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多样化需求。加快推进禄丰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楚雄彝风湿地文旅康养度假区、元谋金沙江生态旅游区等建设,支持彝绣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健康旅游、绿色旅游等新业态,持续打造“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4张世界级名片,确保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四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指挥驾驶舱、数字经济产业园、大数据中心、碳汇交易中心、智慧市场、智慧停车、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培强做大数字产业市场主体,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供应链,打造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州,力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20%以上。五是加快推进产业园区优化提升。加快推进嘉定·楚雄产能合作共建高质量发展“飞地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全面完成各类产业聚集区规划审查批复工作。积极上报争取一批产业园区专债项目,加快推进楚雄市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集群基地、禄丰市水电硅材一体化产业基地、武定县钛原料产业园、禄丰勤丰新材料产业园、禄丰土官钛材深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产业集群,确保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20%。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巩固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成果,建设质量强州。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快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增强基础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抓好盘活资源资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城市供排水价格改革等工作。二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立足优势,主动参与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提升楚雄品牌国内外知晓度,努力在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合作方面取得突破,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深入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深化与上海市及嘉定区合作,增进与金华、安庆、焦作等友好城市和川滇黔十四市州交流合作。三是大抓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持续升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动智慧政务建设,全力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让民企敢闯,力争民间投资占比达60%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53%以上。完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督查监督和考核激励制度,力争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四是大抓招商引资。实施招大商抓落地行动,瞄准产业链龙头和创新链前端,探索推广“合肥模式”,加强“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强化招商项目精准服务,增强“引进来”的吸引力,提高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质量,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五是大抓市场主体培育。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持续推进“三进市场主体”活动,千方百计助企纾困,扎实做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2户以上、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40户以上、资质建筑业8户以上,培育上市企业1户,实现市场主体量质齐升。

(五)大抓创新发展,培育和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州、人才强州和创新楚雄。一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三年行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30%以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计划,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00户以上,打造全产业链创新型产业集群。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优化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和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加快推进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通过引导专项(基金)、人才支持计划等,提高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三是打造创新平台。以楚雄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为龙头,加大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培育力度,实施国家级研发机构培育“金种子”计划和国家级孵化载体破零工程,新增“双创”孵化平台10个以上、省级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5个以上、新型研发机构2个以上。继续开展“双创活动周”、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各类“创客”大赛,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深化创新合作,加快推进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现代种业研究院、中国农科院云南现代农业研究院、云南农业大学楚雄有机农业研究院等实体化运作,确保多应用巡天望远镜阵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深入推进科技入楚,力争科技入楚签约项目150个以上,投资300亿元以上。四是推动人才强州。加强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及管理工作,培养“兴楚英才”100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00名,选派科技特派员100名。实施好“技能楚雄”行动,落实好“企校双师、工学交替”的新型学徒制,促进高技能人才质量提升。不断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加大急需紧缺人才招聘力度,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自主权。加强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载体建设,建立州级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努力为推动楚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六)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样板。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做好收入在1万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家庭的帮扶工作,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98万人以上,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以上,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以上,其中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兜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力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楚雄样本。二是全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任务。继续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确保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69%、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创建乡村建设示范村17个。持续抓好“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改建农村公路1700公里以上,改造危桥21座,开工建设永仁永兴、大姚湾碧码头。三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积极推进昆楚协同发展,加快滇中城市群楚雄副中心建设,推动“楚南牟广”同城化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确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加快滇中楚雄科创城建设、推动青山湖与楚雄城市融合发展,打造山水园林城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改造老旧小区46个、实施棚户区改造4127套(户)、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674套。新改建燃气、供排水等管网400公里以上,新建海绵城市3平方公里。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完成“五城”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建设一批健康县城、美丽县城、文明县城、智慧县城、幸福县城。有效遏制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着力提升城镇综合吸引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促进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立足各县市的特点和优势,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完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推动先进县市率先发展、中等县加快发展、潜力县跨越发展。

(七)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取得实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楚雄。一是加快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计划。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积极做好城郊补绿提质工作,完成营林营草30万亩以上,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00公顷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8%。创建省级绿美城市1个、绿美社区13个、绿美乡镇10个、绿美村庄14个、绿美河湖4件、绿美校园21个、绿美园区4个、绿美景区11个、绿美国省道131公里、绿美农村公路1091公里、绿美铁路130公里,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典型示范。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确保楚雄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体水质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全面完成省下达污染物减排目标。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龙川江流域综合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严厉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生态安全。三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强化“三线一单”管控,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建立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推进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项目,加强绿孔雀等保护,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确保生物安全。四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低效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绿色制造、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推进零碳园区、零碳小镇、无废城市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创建绿色低碳公共机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五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州创建成果,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八)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着力增加居民收入,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坚持就业优先。实施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帮扶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万人。二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推进高中教育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抓实教育基础,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力争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或保持在94%以上、98%以上、95%以上。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建设健康楚雄。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提质达标,加快提升县、乡镇医疗水平,深入开展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强化基层就近就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提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和育幼体系建设。四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配合做好元谋人遗址考古研究相关工作。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精品。加快推进州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非遗文化中心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五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增效专项行动和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确保应保尽保。实施社保基金管理巩固年行动,切实把老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守住、看好,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六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行动,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引领工程项目80个以上,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县和示范单位10个以上,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七是兜牢民生底线。加快补齐养老、殡葬、救助管理、儿童福利等设施短板,及时发放低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资金,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九)守牢安全底线,保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一是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落细优化疫情防控“乙类乙管”“保健康、防重症”各项措施,扎实抓好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防控和健康管理服务,着力提升医疗救治能力,保障好群众基本购药需求,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抓实抓好粮食能源安全工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7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7万吨以上。加快粮食仓储和物流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能力。稳妥推进能效管理,做好煤炭、天然气等保供工作,全力保障重点用户、重要部门、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用能。全面加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提高防范应对区域性风险能力。三是守牢财政金融安全底线。健全财政风险防控体系,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格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按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妥善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强化国有企业债务约束,严防出现债务违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P2P网贷等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四是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有效提升防灾减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及时应对和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全面推进依法治州,推动法治楚雄、法治政府建设。巩固拓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成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楚雄。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抓好国防潜力动员、“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军民融合、工商联、共青团、妇女儿童、社会科学等各项工作,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意义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工作要求及安排,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听取州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新篇章!